搜索
跟着院士去种地⑫丨天山脚下,“院士辣椒”满地红
日期:2025-10-13 08:5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万姗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王胜红 通讯员 庹炼 郭慧

秋天的新疆,粗犷而浪漫,凉风从亚欧大陆腹地徐徐而来,大地被涂上明丽的色彩,天山脚下被满地辣椒染得通红。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邹学校(中)院士和团队成员查看辣椒生长情况。本文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10月6日至9日,记者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来到天山脚下,半年前移栽的辣椒,果实挂满枝头,田野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机器“上手”,几分钟收完一亩辣椒

7日傍晚时分,车行至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乡头号渠村,连片万亩的红辣椒让人眼前一亮。

“‘满江红’要改为‘满地红’啦!”隔着车窗,邹学校远远看到自己团队研发的色素辣椒品种“满江红”,满脸笑意。

辣椒树不高,红果子从枝头垂到地上,密密麻麻让人无法下脚。邹学校小心地走入其中,细数一蔸辣椒树,“有75个果呢!”语气中带着骄傲。

“这里一亩地产出干椒740公斤,远高于普通品种。”湖南高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杰是这个辣椒基地的负责人,他向远处挥挥手,辣椒采收机随即下地。

10月7日,新疆博湖县本布图镇,辣椒基地采用机械化采收技术,作业效率实现大幅提升。

采收机轰隆而行,机器前端伸出多个“抓手”,将辣椒树上的果子一把把扯下。几分钟后,地上留下光秃秃的辣椒枝干,采收机斗仓里红辣椒高高堆起。

记者仔细观察,采收机作业是从下往上“扯”。盛杰介绍,“果子集中朝下、高度一致,机器抓手一把就可以‘扯很多’。”

以往种植的传统品种,由于株型分散、果皮韧性差,机器采摘杂质多、损伤率大。近几年,邹学校院士团队培育出多款宜机作业品种,如今这4000亩地全部种上了宜机化品种。盛杰估算,机器采收一亩辣椒只要五六分钟,费用是180元,每亩比人工采收少了约1000元成本。

邹学校称,机械化采收对土质、气候、辣椒品种、地块等要求很高,目前我国西北等地对宜机化品种需求旺盛。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九丰农业公司种植的2000亩线椒正在进行机械化采收。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在天山北麓的沙湾市,九丰农业公司种植的2000亩线椒正在进行机械化采收。公司总经理丁洁瑜说,之前试验了多个品种,都不适合机械化采收,果子容易破损,在气温低的北疆容易发霉。

“邹院士,能不能帮我们沙湾地区定制一批宜机作业的辣椒品种?”丁洁瑜提出希望。

邹学校一口就答应了。目前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正在辣椒种植全程机械化方面大力攻关,并取得不少成果。走在地里,他摘下几个辣椒,用手轻轻一捏就碎了,“采收太晚了,辣椒太干,容易破损。”

“采收时机十分关键。”邹学校说,太湿了,辣椒柄和枝干难以分离,摘不干净;太干了,辣椒易碎。他拿着辣椒围着手指绕一圈,“辣椒不会折断就刚刚好,这样进机器就不容易破损。”丁洁瑜连连点头,记下院士传授的“秘诀”。

严格“选美”,让好辣椒卖出好价钱

10月8日,沙湾市安集海镇。光照强烈,记者眯着眼向远处望去,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3万亩红辣椒铺向远方,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辣辣的味道,在空气里飘荡。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农民在戈壁滩上晾晒辣椒。

日晒、风吹,地面温热的碎石一点点吸走辣椒的潮气。辣椒采收后在这里晾晒半个月,就可以进入工厂加工。

安集海镇和平新村村民马付军和妻子拿着叉子,正在给满地的辣椒翻面,期待快点晒干。安集海镇是全国有名的“辣椒之乡”,自记事起,马付军村里的人都在这片戈壁滩上晒辣椒。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和平新村村民马付军(左)和妻子在戈壁滩上晒辣椒。

“今年秋天雨水突然变多,辣椒淋湿了就会起霉。”马付军种了19亩辣椒,他看看天,眼神略带担忧。

邹学校介绍,戈壁滩晾晒过去是新疆辣椒干燥的主要方式。但沙石多、易起霉,让新疆辣椒难以走向高端市场。一些企业不得不把辣椒送到“火炉”吐鲁番晒干,再卖到河南、山东等地加工厂。

去年,九丰农业公司把辣椒运到南疆烘干、初加工,光运费就花了300多万元。丁洁瑜说,烘干、初加工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制约着北疆辣椒产业发展。

“西北是我国辣椒优势产区,要从育种、栽培、机械化、初加工等全链条发力,推动新疆辣椒产业壮大。”近几年,邹学校频繁来到新疆,为各个辣椒主产区出谋划策,带动一批辣椒烘干厂、加工厂在天山南北建成投产。

今年10月,九丰农业烘干加工厂投产4条烘干线,一天可烘出80吨干辣椒。“采用国内先进的空气能烘干技术,制干的辣椒风味好,且节能省电。”丁洁瑜介绍。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邹学校院士(前排左二)在九丰农业烘干加工厂考察。

烘干好的辣椒经过除杂、剪把、去籽等多个环节后,进入除杂分选机,经历一场严格的“选美”。在一台激光色选机上,经过流水线的每个辣椒都会被拍X光片——有斑纹、果实不完整的弹走,色泽好、果实完整的留下。

“通过分级色选,让好辣椒卖出好价钱。”邹学校介绍,分选出来的一级辣椒做调味剂;二级品不好看但色价高,用来提取辣椒红素。

丁洁瑜称,以往所有辣椒都按“大路货”卖掉,分选后每公斤辣椒售价至少高出2元。在和静县,湖南高辣农业有限公司新建的辣椒烘干加工厂也已投产。盛杰算了笔账:本地加工带来的产品增值与运费节省,让今年每吨干辣椒比去年多赚2800元。

夕阳照耀下,满地辣椒镀上一层金光。盛杰跟在邹学校身后,走向田间深处,喜看一年的丰收成果。盛杰说,“跟着院士去种地,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