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吕清秀
夏末秋初,新学期如期而至。从放松的假期模式切换到紧张的学习节奏,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同绷紧的琴弦,需要我们共同细心呵护。湘潭县人民医院临床心理门诊医生观察到,每年开学前后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为了帮助孩子们平稳过渡,他们特地梳理了开学季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希望能为每个家庭送去一份“心理处方”。
开学初期常见的“心理不适”信号
情绪困扰: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烦躁不安、无故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精神,甚至出现莫名的恐惧和担心(尤其是对上学的恐惧)。
行为变化:拒绝上学、起床困难、拖延作业、沉迷网络游戏或手机(比假期更甚)、社交退缩不愿出门、与家人冲突增多。
身体不适:频繁抱怨头痛、腹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入睡困难、早醒、嗜睡等。经医学检查后,往往查不出明确的器质性原因。
认知表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总抱怨“学不进去”,过分担忧学业成绩,自我评价降低。
给家长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家庭系统的“晴雨表”,家长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
理解与共情,而非指责:切忌:“别人都能适应,怎么就你事多?”“别找借口,赶紧去上学!”可以:“妈妈发现你最近好像有点不开心,愿意和我说说吗?”“看起来开学让你感到有些压力,这很正常,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创造“心理缓冲期”,循序渐进: 开学初期的日程安排不宜过满,允许孩子有一个从“假期”到“学期”的适应过程。逐步调整作息,而不是在开学前一天“急刹车”。
聚焦过程,而非结果: 多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非一味强调分数和排名。可以说:“今天你专注学习了一小时,真棒!”而不是“这次必须考进前十名。”
保持良好沟通,与学校合作: 主动与班主任、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校协同是支持孩子最有力的网络。
做温暖的容器,而非压力的来源: 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营造轻松、支持的家庭氛围。您的平静是孩子最好的定心丸。
给同学们的自我调适小贴士
如果你正感受到这些压力,请记住,你并不孤单,这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阶段。
接纳情绪:允许自己有一段适应时间,感到焦虑、紧张都是正常的反应,不必为此过分自责。
积极暗示:尝试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消极想法,如将“我害怕开学”改为“开学能见到好朋友,可以学习新知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分解目标:把新学期的宏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步骤,每完成一步,就给自己一点奖励。
保证运动与休息:规律的体育锻炼是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时,确保充足的睡眠,这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主动求助:当你感到无法独自应对时,主动向信任的父母、老师、朋友倾诉。求助是勇敢和智慧的表现。
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以上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学业,请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湘潭县人民医院临床心理门诊拥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治疗团队,可为您提供心理评估与诊断、个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最后,湘潭县人民医院临床心理门诊想对各位家长和同学说:关注心理健康与关注学习成绩同样重要。新学期是一次新的出发,愿大家都能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陪伴孩子们迎接挑战,健康成长。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