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隆回县羊古坳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融合赋能促发展
日期:2025-07-18 11:24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肖晴岚

华声在线通讯员 胡玉婷

夏日的羊古坳镇,稻田翻滚着金色的波浪,村组道路干净整洁,党群服务中心里群众办事有条不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沿着“党建引领”的脉络徐徐铺展。

近年来,羊古坳镇紧扣“党建赋能基层治理”主线,通过红色教育铸魂、实干担当聚力,牢牢把握“党建是第一政绩、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创新推行“党建引领+”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镇发展的强大动能,让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党建+产业振兴:筑牢发展“压舱石”

“以前种稻子靠天吃饭,现在有党员技术员手把手教,合作社统一管,亩产比往年提高了近200斤!”在羊古坳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粮大户肖利民算起收成账,脸上笑开了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羊古坳镇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水稻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组建“党员先锋队”,由镇党委班子成员带队,联动农业农村部门、农技专家成立“技术帮扶组”,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针对传统农业附加值低的问题,镇党委牵头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党员干部带头跑市场、谈合作,推动“羊古坳大米”“生态油茶”等特色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拓宽销路,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0.2万元。在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在产业链上“抱团取暖”,共享发展红利。

截至目前,羊古坳镇成功打造14个连片3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连续3年保持亩产1100公斤以上高产纪录,再生稻示范片周年亩产达1384.9公斤,再次刷新省再生稻高产纪录。

党员先锋队抢收早稻

党建+基层治理:织密民生“幸福网”

“多亏了党员网格员及时协调,困扰我们半年的排水问题终于解决了!”家住转角丘村的彭大爷看着畅通的排水沟,连连点赞。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核心在党。羊古坳镇以“三长制”为抓手,积极探索实施党组织、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全镇选配83名片长、206名组长、808名邻长,实现11031户家庭全员覆盖;以21个党支部为“点”,各党支部党员为“线”,编织成覆盖全镇开展“暖民心”工作的一张“网”,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提供微服务100余次。

针对邻里纠纷、环境整治等高频问题,镇党委创新“党员议事会”制度,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商议,今年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36起,办结民生实事43件,群众满意度达98%。同时,党员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组建“银发党员巡逻队”“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防溺水、戴帽率等宣传劝导,推动15个村社区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党员先锋队及时清理路障

党建+民生服务:激活民心“动力源”

深化运用“党建+志愿服务”理念,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文明风尚的重要抓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立足社区,深入群众,常态化开展平安创建、安全巡查、环境清扫、义诊义剪、困难群众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切实用“小切口”破解治理“大难题”,实现基层善治。

该镇运用“早安隆回、云上花瑶、魏源故里”文旅品牌,发展乡村旅游,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龙家湾村“一带两网三区”建设,打造辰水河生态景观带,建设“彩虹步道、文化廊桥、稻田公园、产业园区、龙鳞水坝”等网红打卡景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创新“以工代赈”模式,如中团社区通村公路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务工,既改善了交通条件,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党旗红,乡村兴。如今的羊古坳镇,党建引领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绿了田野,温暖了民心,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无限活力。

网红打卡点--鱼鳞坝

下一步,羊古坳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模式,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让红色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